前不久,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机床专业组经过评审,并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批准,授予机床工具行业24个项目“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这表明,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指导下,机床工具行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对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和配套产品的研发,自主技术创新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成为主流。
据了解,2009年度机床工具行业申报参加“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共有49项,获奖项目约占一半。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8项(获奖情况见附表)。获奖项目数量比上年增加了3项。不仅如此,评审组专家还指出,获奖项目中,技术来源属于自主研发的越来越多,属于引进的越来越少,大部分是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和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的产品。
大型、成套数控装备有所突破
2009年度机床工具行业获奖项目,在技术上大多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产品,且都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其中数控机床产品大都属于高档数控机床,是重要行业急需的关键设备。
“球体精密高效加工技术与成套数控装备”项目是2009年度机床工具行业惟一被评为“机械科技奖”一等奖的项目。该成套装备是由湖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凯泰智邦机械有限公司、杭州智邦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大海捷制造技术有限公司5个单位合作研发完成的。
该项目有效解决了在自旋角变化的球体加工过程中球体研磨轨迹的均匀性;克服了传统V形槽研磨方式存在成球精度低和成球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球体高效精密加工,并提供了成套数控装备及工艺。同时,该设备还可结合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完成超精加工。此外,该项目还开发了工艺数据库,排除了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和保证了批量生产的可靠性。对氮化硅陶瓷和硬质合金材料球体的加工效率有大幅度提高。
除了获得一等奖的“球体精密高效加工技术与成套数控装备”项目外,对我国机床工业科技进步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的还有由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研制完成,获得本年度“机械科技奖”二等奖的“大型数控曲轴磨床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项目。
长期以来,大型曲轴加工一直是我国内燃机制造业的瓶颈,要使我国船舶、机车以及大型机械等拥有一颗国产“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内燃机大载重、高精度曲轴的加工。
上海机床厂和上海理工大学开发的大型数控曲轴磨床有效解决了我国内燃机制造业的难题。该产品主要用于磨削高速、中速的船用柴油机、机车的内燃机曲轴,压缩机曲轴以及各种大型机械的曲轴。适用于单件、批量生产及维修等部门磨削曲轴主轴颈、连杆颈及轴肩端面和圆弧。
该项目研制的大型曲轴工件驱动系统采用高压力、高精度薄膜反馈静压轴承支撑,回转精度高、刚性好、运转平稳可靠,解决了重载工件在交变磨削载荷作用下的稳定驱动技术;研制的头架和尾架同步系统,保证了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同步,降低了曲轴的扭曲变形,提高了加工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保证轴颈纵截面的尺寸一致性;同时,该产品的工件夹持系统集成了偏心调节和校正、精确分度及稳定夹持功能,可实现曲轴一次装卡加工所有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大大缩短装卡时间,避免装卡的重复定位误差,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该设备已投入使用,效果很好,实现了替代进口。
鼓励研制配套零部件产品
在此次获奖的项目中,许多配套零部件产品、环保新产品等也榜上有名,甚至许多项目是具有填补国内空白或技术领先水平的产品,为整机产品的技术进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产品的获奖足以见得企业近年来对配套零部件研发的重视程度,使得配套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也反映出行业加大了对配套零部件产品的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鼓励力度。
比如获得二等奖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IC硅片高效超精密磨削用金刚石磨具的研究”项目。
硅片加工是IC(集成电路)制造系统中重要的基础环节,硅片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完整性直接影响IC的线宽和IC芯片的性能。该项目研制出金刚石砂轮则可有效实现硅片的加工高精度要求,在国内10多家企业的多种型号磨床配套使用正常,实现了同类产品的替代进口。
还有由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制,获得本年度“机械科技奖”二等奖的环保型多功能合成切削液,该产品具有优良的润滑、防锈、冷却、低泡性能及独特的防钴析出和磨屑沉降功能,除了能够用于一般金属材料的切削、磨削加工外,还适用于钴合金材料的加工,避免钴析出对材料寿命的影响和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该切削液在磨削加工中,能够快速沉降分离磨屑,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延长刀具和切削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液的排放。此外,该切削液还不含亚硝酸钠、硫、氯、酚等对人体及环境有毒害物质,废水处理简单,不含矿物油类物质,有利于节约能源。目前,该产品也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肯定,而且实现了规模生产。
这些获奖项目都是在用户使用并得到验证是可靠的具有自主创新的产品,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这些项目进行表彰,将在激励科学技术人员研究开发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促进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我国机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