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东莞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2009年东莞启动了“东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模具网ceo、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此举有利于东莞发展一批具有综合技术进步能力的装备制造业企业。
一、装备制造业主要内容目前,人们对装备制造业的熟悉不尽相同,尚无公认一致的定义和范围界定,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按装备功能和重要性,装备制造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重大的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作“母机”,主要包括数控机床(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等。
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医疗卫生、环保等)科学技术、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成套设备,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套设备,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民用飞机、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车、汽车、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污水、垃圾及大型烟道气净化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和盾构、大型输水输气等大型工程所需重要成套设备,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现代设施农业成套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先进大型的军事装备,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装备,先进的印刷设备等等。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表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制造业,东莞装备制造业专项技改项目主要包括: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中的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
二、东莞装备制造业专项技改项目申报条件1.项目承担企业必须是在东莞市行政区域内经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全部产品或主业产品属装备制造业产品的企业;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在企业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内;2.项目承担企业必须具有规范的生产治理、技术治理制度,以及健全的财务治理机构、严格的财务治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人员,依法纳税;3.企业上一年销售收入在1500万元以上(含1500万元),上年度缴纳各项税金(含免退税部分)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4.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5.有必要的研究、开发、生产设备。
申报程序1.东莞市直属企业的项目直接报送东莞市经贸局技术进步与质量科。
2.镇(街)企业申报的项目一律先报送所在地镇(街)经贸办和财政分局,由镇(街)经贸办、财政分局初审后再上报东莞市经贸局技术进步与质量科。
3.各有关行业协会、学会也可以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
重点扶持领域(一)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计算机整机、网络设备及零配件,通信终端设备,电子元器件及新型电子材料;(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动机及微电机(包括交直两用的通用及专用电动机,控制微电机及驱动微电机,高效节能环保型动力设备),通信电缆及光纤、光缆和专用新型电源产品等;(三)机械设备制造业:通用数控机械设备,高速、重载、精密、特种轴承,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电子整机装嵌设备、纺织服装和制鞋专用设备、塑料加工专用设备、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食品和饮料生产加工专用设备以及精密、大型、长寿命金属铸造模具和塑料用模具等;(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特种汽车,汽车(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车用轴承、车用电机、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遥控器、电气分配和电子导航系统、汽车电子仪表等。
三、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之道中国“全球制造中心、世界工厂”的角色面临转型,罗百辉指出,中国制造业的有效出路是实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低本高附价值转型。珠三角、长三角目前的生产成本已开始超过许多东南亚国家,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印染、化工原料和玩具业产生巨大影响。
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装备制造业、化工行业落后产能过剩,国家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业的发展。国务院2006年6月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突破16项装备和产品,并从6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国家出台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相关措施,优化了产业结构,控制了产能过剩,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由此开始。在上述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典型影响行业是机械制造行业企业,这其中包括众多电子机械、化工机械、服装食品机械行业等。
2)、行业:节能减排风尚“节能减排”是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因,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扶持高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力企业做大做强、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是“节能减排”政策导向的源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但如此高速发展是以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带动产出为代价的。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3.8万元/人年,是美国和日本的4%、德国的5.5%。面对上述状况,中国专家呼吁:“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已成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改革已经迫在眉睫。”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确定,未来5年要节能20%。目前我国工业中,重工业的发展快过轻工业,重工业中又是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最快。2007年,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和电力6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从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这5个行业运行情况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总体增速依然偏快。
3)、企业:经营成本价值中国制造行业的地位正在逐步被高成本、低价位策略所侵蚀。应对这一变化,中国制造企业有两条出路:一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比如转到中国中西部地区,这是短期行为、饮鸩止渴,这种简单的产业转移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拖延扩散产能过剩、贸易失衡和环境污染等深层次问题,能否理性地承接具体的转移项目是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一道难题,更何况很多制造企业在考虑到劳动力和土地、廉价的物流等这些综合经营成本后,很难下定决心进行迁移;二是实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技术含量以及自有品牌,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树立品牌和自主创新技术积累虽然需要长期努力,但却是解决中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被改变的根本解决方法。
3、2010年发展对策2010年已经到来,在为2009年取得不凡业绩兴奋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还很严重,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的态势还不平稳,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一些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难淘汰等问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指出: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不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在短期内还是难以有根本的改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所抬头,非凡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加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装备产品出口面临着难度,可能还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超一成,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中国仍不是制造业强国,正开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挺进。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业必须把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升级,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要抓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共有9项实施细则需要制定,目前已出台5项;尚未出台的4项实施细则,要加快协调,确保年底前全部出台。
2、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工作。
加快实施投资计划内技术改造项目,跟踪检查项目执行情况,确保取得投资效益;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提出明年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做好项目储备,完善重点项目库;加快建立推进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
3、要重点抓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
尽快出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和《投资项目设备评估治理办法》,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研究制定《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行动纲要》,发布《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明确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等。
4、要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尽快出台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消除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政策障碍。制定促进风电设备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防止产能过剩。
5、要抓好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支撑条件,初步考虑选择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通用飞机和支线飞机、高速轨道交通设备、高性能船舶等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的重点领域。研究制定《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行动计划》,发布《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和《新船型开发科研项目指南》,制定通用飞机和支线飞机产业化扶持政策。通过制定发展政策,依靠技术进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