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以来,我国模具工业已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模具工业经济指标大幅上扬,模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71%,2005年模具工业总产值为2000年的2.9倍,利润为2000年的4.05倍。2006年、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更是表现喜人,比上年增长30%以上,使得2007年模具工业总产值比2000年增长5.06倍,利润更是上升了7.5倍。
近年来,我国模具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模具工业增速继续攀升,全国模具总产量增速仍达到44%,居工业各部门之首。以前,模具工业也曾有过短暂两三年的快速增长,但随后往往伴随着马鞍形,大起之后便有大落。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轮高速增长,相对而言,是持续、协调、均衡发展的,为模具工业产业升级,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积累了巨大能量。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模具工业效益的增长快于产销的增长,而在以前很多情况下,产销的增长并没有伴随着效益的同步。而新世纪以来的这次增长,是伴随着品种更新、效益改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新产品、高水平产品同时出现的。
受经济复苏影响及汽车、IT信息产业发展驱动,2011年台湾模具产值回升到428亿元,预期“十二五”我国台湾模具产业将有机会持续走向复苏。
一、台湾模具产业“十二五”展望
2012年,在欧债危机不安定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成长动能是否会受牵制,现在各界都持续关注;但一般预期,在欧盟执委会与IMF(国际货币基金)努力下,应不至引发全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以预期的是,美国、欧洲及日本将缓慢步入复苏脚步,台湾经济景气也将恢复成长,终端产业需求浮现,模具产业也将恢复成长。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在全球经济景气逐渐加温之下,预期“十二五”我国台湾模具产业将有机会持续走向复苏,不仅在出口市场有机会持续攀升外,内需市场也会因为终端需求渐增,相对应的模具需求也出现增加,预估电子零件冲压及塑胶射出等模具业者将率先受惠,周边协作厂商也将逐渐出现急单、缺工的现象。
IT模具大放异彩
受到台湾半导体、光电封装产业外移影响,产业生产重心已逐渐移往中国大陆和印度,例如单井在大陆昆山设厂,并将传统生产机台改为自动机台,以降低人力成本,不过台湾光电模具业者多半规模较小,面对国外大厂竞争对手如日TAKARA、YAMAD及TOWA等,在资本规模及产品线完整度受到限制,且LED产品价降压力严重,也连带影响模具设备业者获利受损。目前包括亿光、光宝、佰鸿及东贝等LED业者均已完成表面黏着高亮度的LED模具研发,下一阶段将走向高亮度LED封装量产模具开发,其中尤以亿光投入的研发资源最可观,积极改良过去高亮度LED点胶技术,大幅提升良率及量产规模。罗百辉指出,随着LED价格降低及绿色能源概念风行,高亮度LED制程技术突破,LED封装产业也将带动台湾IT模具呈现大放异彩的前景。
据罗百辉调查,台湾LED封装产值从2005~2009年,年成长率将可持续在11%左右,并带动相关生产所需模具及设备的供应。从事LED封装模具的单井工业规划,未来主力将朝向开发高功率照明的LED量产模具、以及研发LED微型化及高量产的模具开发,产品涵盖LED、光耦合器、IC半导体封装及整流二极管等光电封装设备及模具,在LED模具领域属国内领导厂商。由于IC半导体、LED光电产业大幅扩产,加上国际大厂将光耦合器订单释出国内厂商,带动相关模具设备业绩攀升,2年总营收将可持续成长10%。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