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压铸模具产业必须加快调整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层次,实现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跨越。”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在长三角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着依赖外资的状况。以浙江省为例,全省有制造业集群近千个,但这些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左右,低于全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水平0.61%,更不用说发达国家3%的高比例。浙江省统计局有关调研报告显示,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的巨额投资,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新产品的技术来源大多采取“拿来主义”的模仿手段。同时,还有统计资料显示,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国际资本总额占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近30%,是中国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
充分利用外资谋发展,这已经成为长三角压铸业一个显著的特点。长三角经济繁荣还突出表现为制造业的国际化。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占中国制造业经济总量十分之一的江苏,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是外资实现的。即使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工业仍是积聚外资最多的领域,目前有专用设备制造等6个行业的外资注册资本超过15亿美元;外资工业企业的资产占全市工业资产总量的31%。越来越多的“洋打工”涌入长三角。
在长三角,大量本土压铸模具企业试图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的机会。但实践证明,这种产业进步的“外资依赖路径”并不一定成功。不少专家指出,如果在压铸模具产业升级上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外资的技术溢出,长三角的压铸模具产业将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长三角的压铸模具产业必须加快调整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层次,实现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跨越。尽管目前长三角不乏一部分优秀的、具有竞争力、上规模的压铸模具企业,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这些年长三角地区的压铸模具制造业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依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环节,还算不上“国际制造基地”,充其量只能称为“世界的组装车间”。
“长三角地区的压铸业不要过分依赖外资,而应该审时度势,只要用的好,用的准,用的稳,合理利用外资是有助于提高长三角压铸模具产业发展。”罗百辉强调说。
但是,在全球化的竞争体系中,产业结构升级又离不开外资的参与。罗百辉建议,长三角一方面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另一方面要营造产业配置方面的优势,合理地外资加入、参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