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模具产业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已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新世纪以来,黄岩区先后被批准为“黄岩塑料模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黄岩塑料模具产业基地”、“中国(黄岩)模具产业升级示范基地”。2009年6月,省政府批准黄岩模具产业集群为全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
至2011年底,全区有模具、配件及相应装备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11年实现产值220亿元,年模具出口额3亿美元以上。
2012年1至8月,全区模具行业规模上企业产值同比平均增幅达14.1%,远高于全区6.4%的经济增速。在全国模具行业总体萎缩的情况下,黄岩模具产业的一路上扬,吸引了国内同行的目光。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中国模具产业总体在萎缩,但黄岩模具产业却保持了平均14%以上的增速,那么,黄岩模具产业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生产方式的转变:从手工作业时代向数字化时代迈进
浙江省黄岩地区不但是中国的蜜橘之乡,同时也是“模具之乡”,黄岩第一副模具却是出自作坊式小企业,当时,整个产业的发展存在低、小、散等缺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竞争力都比较弱。
黄岩模具产业能逆势发展的强大活力,却是得益于整体实力的增强,整体实力的关键却又是设备的更新,产业设备更新加快了黄岩模具行业数字化进程。
2011年,黄岩区模具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80%,整个行业全年产值近125亿元。在装备上,行业整体更是达到了东南亚先进水平。2003年至2011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共推荐352副模具为国家级新产品,其中黄岩区有164副,占被推荐模具总数的46.6%。
数字化时代,给黄岩地区的模具产业带来了快速发展,许多模具企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2、市场的转变: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黄岩地区模具企业开始把市场从国内向国外专一,因为技术设备的先进,企业生产的模具精度比原来的产品至少提高5倍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黄岩地区模具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赢得了国外汽车巨头的亲睐。
据了解,今年7月,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在国外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上,成功拿到了国际汽车巨头德国奔驰公司一份车饰和车灯模具生产订单,总额达2000万元。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武兵书,对黄岩模具产业印象深刻。他说,黄岩模具商品化率较高,目前达70%,而在同样以模具出名的广东、昆山等地,模具还主要是“内部消化”。
黄岩模具行业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至2011年该区模具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在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黄岩模具产业靠实力走出国门。
随着国际化步伐加快,黄岩模具市场从原先以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为主向日、韩、欧美等国际模具先进国家拓展,外销国家达110多个,年出口额3亿美元以上。
3、产品质量的提升:从重产量到重质量不断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黄岩模具产业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对模具质量的追求,促使一大批模具企业脱颖而出,它们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变以往陈旧的落后观念,在模具硬度和精度上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为黄岩地区模具企业赢得了一大批国外客户,合作对象包括奔驰、宝马、路虎、保时捷、丰田等,一般企业的订单,公司一概拒之门外。
行业人士分析:“黄岩模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做法,符合了现代产业发展规律,代表了现代模具产业发展的趋势。”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