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政府围绕迎接十八大、学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围绕主题主线和总基调,对标一流、创新实干,坚定不移争当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呈现出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安康、党建坚强有力的良好局面。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当前“转型势头正旺,发展局面喜人”,已进入到“加快发展机遇期、模具产业发展转型期、招商引资集聚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环境、基础和势能”。
2012年一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晋城市委、市政府深化对市情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提出要加快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步伐,着力保持先发优势,着力创优人居环境,着力扩大开放引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在“四化统筹”中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先行区示范区的奋斗目标。
经济形势严峻,稳增长成为首要任务。一年来,面对内需不振、外需乏力和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晋城市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落地。尤其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五个座谈会把脉问计,实行了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因势利导,建立财政专户资金与银行信贷规模挂钩制度多方联动,出台了中小微模具企业发展30条意见全力扶持等,确保了在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2012年晋城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体现出了“三稳一好”的强劲态势”。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位列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213.5亿元,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增长15.5%。二是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居全省前列。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双创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晋城市紧紧抓住山西建设综改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大胆先行先试,积极主动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产业转型,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活力。据罗百辉调研主要生产光学镜头、相机模组、精密模具、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和精密刀具的标杆项目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A区项目新建厂房10栋,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精密刀具、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预计可新增产值25亿元。新上的手机机构件项目去年9月底投产,到年底仅三个月时间,产值就达到6.62亿元。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晋城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财源、抓项目就是增后劲、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理念,按照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组团参加了中博会、能博会和首届世界晋商大会等,到江苏、浙江、长安等地进行了交流对接,接待了新加坡、上海、长安等地企业家考察团38批次。特别是从理念、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强与上海的对接,实现了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创意、谋划、发展晋城。去年1—10月份,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88个,拟引资额1858亿元,是省里下达给我市全年616亿元目标任务的三倍,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80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
好的项目是发展动力,好的环境是制胜砝码。围绕“项目落地年”这个关键,晋城市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措施,大力改善硬环境,着力治理软环境,建立了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排队、半年一考评、一年一奖惩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围绕项目引进、落地、建设等环节,强化督促检查、跟踪问责问效;市四大班子领导亲自挂帅,深入项目一线,抓协调、解难题;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主动出击,排干扰、优服务,为项目建设营造出良好环境。
从总体上看,2012年晋城市项目建设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履约效率高,当年签约、当年落地项目超过三分之一;二是引进质量优,非资源类项目占比达到88%,10亿元以上项目超过80%;三是完成进度快,重点项目落地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任务,招商引资提前3个月完成省下达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9个月稳居全省前列,,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好评。
2012年年,晋城市全力推动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转型跨越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
工业新型化步伐加快。在巩固煤炭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煤层气四大产业,融高太阳能、晋煤百万吨煤基合成油等1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开工建设、投产,项目涉及精密加工、医药、陶瓷、锂电、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煤层气产业重点规划和建设的总投资达70亿元的10个项目正全力推进。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业活力倍增,全市旅游业收入增幅连续数月稳居全省前列。各县(市、区)还因地制宜,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大力发展非煤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开发区高新技术、城区商贸物流、泽州装备制造、高平新能源新材料、陵川生态旅游、沁水清洁煤层气清洁能源和苗木花卉为主导的非煤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
城乡生态化成效喜人。坚持推进环境攻坚、造林绿化、节能减排三大工程,重点开展了城中村燃煤污染治理、建成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等工作,加大了丹河、沁河流域的环境监管力度,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3天。全年累计造林12.12万亩,植树800万株,跻身全国“百个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各级财政用于民生事业支出占到总支出的70%以上,“五个全覆盖工作”提前超额完成,方便晋城十大工程如期完工。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和医疗提质两大工程,在全省实现了普通高中免学费教育,为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了76辆校车,建立了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体系,市区开工新建了4所学校。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晋城大医院建设,建立了市县两级与北京各大医院对接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560套,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新增就业岗位突破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在全省率先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城乡覆盖。全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水平居全省第一,新农合参保率和新城乡低保覆盖率居全省前列。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