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夏日里一场不期而遇的瓢泼大雨,急转直下的中国股市将所有关于国内经济复苏的期望淋了个透湿。原本只是实业界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开始向银行业蔓延,而银行业不可思议的“钱荒”,又成为压垮脆弱中国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提振乏力的宏观经济面前,国内汽车市场成为最抢眼的亮点。如果不出意外,上半年销量突破千万辆将再创近年来新高,据中汽协预计,前6个月汽车产销将重回10%以上的高位区间。
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否能够延续?虽然消费意愿依然热忱,但在趋冷的宏观经济打压下,没有人能笑得出来。即使不考虑大市因素,不断扩大的城市限购、环境污染更是抑制行业快速膨胀的“紧箍咒”。“史上最严厉”的石家庄汽车管理办法开了一个更坏的先例,种种制约因素面前,不要认为汽车业还能独善其身。
宏观经济下行难挡
“钱荒”成为当下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关键词。6月中旬以来,“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这个晦涩的专业词汇正被行业内外人士仔细揣摩。最新的数据显示,部分银行间利率达到惊人的13.44%,创下历史新高。在普通人认为最不“差钱”的银行也捉襟见肘。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银行流动性出现紧缩的同时,沪深股市全线下跌,沪指重挫逾5%击穿2000点,盘面上板块全线飘绿,百余只个股跌停。从银行到房地产,产业界哀鸿遍野。
专业人士分析,股市暴跌主要还是由于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表面看来是由于银行“钱荒”所致,但这不是全局性的问题。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多行业、多企业出口受阻、盈利下降,这才是股市下跌的核心原因。
银行紧缩、利率高企,毫无疑问将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虽然年初以来经济增速仍维持在7.5%以上,但那些支撑经济增长的基建投资、房地产开发等,融资的重要来源正是银行。一旦银行收缩,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些大规模基建投资,经济下行压力不言而喻。在部分悲观人士看来,未来经济放缓的格局还会持续,个别GDP不排除下跌到7%以下。
汽车发展枷锁更多
即使不考虑不给力的宏观经济,就汽车业自身发展趋势判断,也足以让行业人士倒吸一口冷气。
按照《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的观点,未来汽车的发展及其走向并不是由作为汽车产业主要角色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来决定,而是由城市空间来决定,更具体地说是由各城市的决策部门和政策决定的。
值得警惕的是,地方对于汽车限行等行政强制手段的运用有升级的趋势。不久前石家庄市政府公告,石家庄拟自2014年市区内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实际上,汽车业一直所担心的问题就是,汽车业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房地产”,成为实施调控政策的主要行业?这也成为“两会”之后汽车业热议的焦点。
继日益严重的堵车困境,现在汽车业面临的另一大压力就是肆虐的雾霾。虽然客观分析,将汽车保有量与雾霾直接挂钩并不科学,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个和汽车业息息相关的问题。堵车和大气污染,已成为悬在汽车业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
事实上,即使是部分行业人士也认为,如果汽车市场继续按照前两年的速率高速增长,已经不是什么好事了。因为光是堵车这一项,已经足够引发对汽车业发展的全面调控。不仅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目前堵车已经蔓延到了贫困的县城。甚至有批评人士指出,倘若汽车继续无节制高速增长,势必如火上浇油般不可收拾。
顶层设计势在必行
问题在于,如果对汽车业实施整体性调控,势必会对脆弱的宏观经济雪上加霜。此前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就将车市作为拉动经济复苏的一驾“马车”,通过实施税费减免政策,促使汽车需求提前释放,拉动经济增长。在即将推行的城镇化新政中,汽车生产和消费,预计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从国内率先采取限牌措施的北京来看,限购政策确实已经打击了北京市汽车产业的增长,进而将拖累北京市整个经济增长的速度。在限购的当年,2010年北京市汽车销售总量在90万左右,而2012年在北京市实施两年的汽车限购政策以后,汽车销售总量只有50多万辆,只有过去规模的一半左右。
但与政策设计者初衷不相符的是,从北京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并没有减缓城市的汽车拥堵情况。
另外,从污染的角度来看,限制汽车这样的“猛药”是否对症,令人怀疑。尽管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之一,但就河北而言,汽车远不是主要因素。河北境内形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推手,更主要来自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河北目前的大气污染,煤烟型比重极高,即是证明。
早已经有专业人士指出,对于汽车与交通、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从顶层设计出发,全面规划汽车社会综合治理举措。在制定与汽车有关的政策时应该以汽车社会为出发点,注重汽车产业政策与汽车社会政策的兼容性,在顶层制度方面明确今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社会建设的方向。
用高压手段限制汽车易,调整产业结构难。但如果不能从源头出发解决问题,束缚汽车发展的枷锁将更多,而人们期待中的蓝天白云将依然遥远。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