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压铸模具,北仑压铸,北仑模具,北仑压铸模具  
增强企业舆情意识 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来源:互联网  阅读次数:1011  时间:2013-11-27  
 

  随着舆情工作者对舆情工作的深入探索,企业对网络舆情的理解也日渐完善和多面,梳理企业在舆情管理方面的表现,可大致分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删帖围堵次生危机隐患不断
  对网络舆情知之甚少,面对危机舆情如面对洪水猛兽,类似于删帖的围堵行为成为一些企业的首选。虽解一时之困,但易积累更多的误解和不满,甚至删帖行为被曝光,衍生更多不可预测的危机。删帖行为本质上就无法良性发展下去,一方面是对网络自由表达的侵害,另一方面也无益于企业危机应对。
  在“人人皆媒体”的网络环境下,面对危机舆情的删帖行为已被普遍摒弃。两高司法解释已明确规定,网络公关公司删帖为非法经营,天涯社区、半岛网等网站还联合发起成立了“网络媒体反公关联盟”,阻止删帖对网络媒体正常舆论监督的干扰。
  第二层面,网络炒作误导舆论被诟病
  除了删除负面信息,网络炒作、软文营销、打压对手等“网络技巧”也是部分企业曾经的经历。早期的蒙牛伊利陷害门、腾讯360的不兼容、广药与加多宝的凉茶大战等热门事件仍余音不绝,近期的“网络大谣”被刑拘事件多发,并引发央视新闻的重点关注。《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捕案中,舆论呼吁有职业操守才有媒体公信,同时暴露出的中联与三一的恶性竞争,再次触探公众底线。
  对企业而言,针对企业和品牌进行一些炒作,无可厚非。令人不可接受的是,炒作没有底线,误导舆论,同时也会透支品牌信誉。实践一再警醒我们,要用道德和责任的利剑斩断网络炒作的“黑手”。
  第三层面,由被动防堵为主动梳理应对能力渐强
  事前无研判,事中缺控制,事后轻修复,这是中国企业目前普遍的舆情应对之道,各舆情机构发出的报告普遍显示,中国企业目前危机舆情应对能力整体不足。不过,一些企业的危机应对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不少企业积极“备战”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便是值得长期关注的现象。
  观察2013年315晚会之后苹果、大众、江淮汽车、周大生等一些被点名的企业回应发现,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出公告或声明,大众率先发出第一个声明就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除了速度,新旧媒体整合传播更利于信息的扩散,各企业普遍通过新闻媒体、官方微博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回应公众质疑。另外,在态度真诚、切实解决问题、巧避锋芒、后续跟进修复等方面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第四层面,建立健全危机舆情管理体系实现系统部署
  网络危机舆情面前,不能止于事后“应对”,预警前置遏制矛盾升级。不少企业在积极提高危机应对能力的同时,将工作重心向前扩展,强化了舆情预警的工作,并积极建立健全危机舆情管理体系,通过监测、预警、应对、修复等环节,建立上下衔接的组织体制,科学的监控预警机制,以及事后评估问责机制,全面有效化解网络舆论危机。
  不少大型国企在这方面展开了积极工作,在建立舆情研究团队、发力舆情体系的研究、定期邀请专家授课,组织案例分析研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专项培训等方面做出努力。
  第五层面,借网络舆情助企业管理
  改革,这个关键词在三中全会前后再次激起舆论热浪,专家学者与民众纷纷建言献策。谈及企业改革则是持续引发舆论关注的话题,围绕家电企业的领导人交接班、去家族化、公司治理,以及零售商的“去电器化”和线上线下融合、生产商的全产业链等战略调整方面的话题,在网络持续引发广泛热议,相关话题的热议与传播给企业提供了有利参考,关注网络舆论环境对促进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一方面从舆情消防员的角色跳出来,采取沟通的话语姿态,进行常态化企业品牌建设。另一方面,不断将更科学的调查方法引入舆情管理体系,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创新中,正确实施舆情管控,传递企业正能量。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会员推荐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模具压铸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主办单位:易模网络   技术支持:易模网络 本站法律顾问:冯辉律师 QQ16227216
Copyright © 2005-2025 ※压铸模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热线:0574-86865909      邮箱:lh6m@163.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30037号-4
  浙公网安备33020602000967
压铸模具,北仑压铸,北仑模具,北仑压铸模具

模具报价微信扫一扫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