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波华朔模具机械有限公司去毛刺车间,记者发现,有一台黄色的小机器人特别惹眼。只见它准确地拿起一个压铸件,然后去除表面的毛刺,最后再放下,前后大约10多秒时间。
“这是我们校企合作、自主开发的首台机器人,1个机器人可顶3个操作工。”该公司常务副总张正来自豪地对记者说,今年,还计划开发更多的机器人,使公司去毛刺工序像压铸车间一样,全部实现自动化。
从为一两台压铸机装上机械手,到压铸车间全部实现自动化改造,再到自主开发机器人,从2009年起,华朔公司从没有停下机器换人的脚步。张正来说,危机中迎难而上的决心,是他们实施“机器换人”的最大动力。
4年前出现的用工缺口,逼着华朔走上“机器换人”之路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用工难题,使有些企业因此一蹶不振,而有些企业却乘势而上,迎来发展机遇。很显然,华朔属于后者。“那时工人非常难招,我们希望借助自动化设备来缩小用工缺口,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加大招工的筹码。”张正来说。
2009年年中,华朔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对3台压铸机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为每台机器安装了3个机械手,分别从事铝液给汤、喷雾、取件三项工作。
“原先需要两个人看1台设备,改造后1个人操作一台设备,时间还有富余。”张正来说,自动化改造首战告捷,给了华朔很大的信心。随后,公司一边优化已完成改造的压铸机,一边陆续为其他压铸机配上机械手。
2011年2月,华朔公司压铸机自动化改造全部完成,用工需求一下子缩减了一半。张正来给记者算了笔账,压铸车间总共33台压铸机,自动化改造前,每台机器需要2个工人,3个班就是6个工人,总共需要198人;自动化改造后,每台机器只需1个工人,3个班就是3个人,总共只需要99人。
在用工需求缩减的情况下,车间单班生产能力提高了、废品率还降低了。“以一台500吨的压铸机为例,单班生产能力从原先的800模次提高到了1100模次;产品废品率还从原先的15%降低到了10%。”张正来说。
3年前赶订单的压力,迫使扩大“机器换人”范围
2011年初一场内外夹击下陷入的困境,张正来至今难忘。
“那年,我们公司销售一路高歌猛进,车间生产满负荷运转。”张正来说,那时候,工人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不经意间,公司生产吃紧的消息传到了个别客户耳中,他们开始催货。张正来说,一时间,公司陷入一场十分严峻的客户“抢货”困境。
而另一头,生产车间里,生产线却是“肠梗阻”。“压铸是第一道工序,产品被压铸出来后,需要去毛刺,然后再进行精加工,最后才能送到客户手中。”张正来介绍说,已完成改造的压铸车间是“马力”十足,应付这些订单任务也是绰绰有余,但去毛刺环节基本靠手工操作,公司无法短期内补充到足够的操作工人,于是,大量的压铸件被堵在了去毛刺车间。
“当时公司形势十分严峻。一两个订单还可以突击加班加点应付,但订单一多,难度就很大了。”张正来说,他们很清楚,这些客户在大的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依然义无反顾地将订单下给华朔,他们是华朔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一定要服务好。(下转B2版)?
于是,他们开始动脑筋提高去毛刺车间的生产效率。
2011年5月的一天,张正来到一家客户单位参观时,发现他们在用加工中心去毛刺。“当时觉得用五六十万元一台的加工中心来去毛刺,太奢侈了,但却给了自己一个崭新的思路,不仅压铸机可以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来减少用工需求,去毛刺工序还可以直接用机器取代人工。”张正来说。
5个月时间,与宁职院合作开发出首台去毛刺机器人
于是,张正来开始关注一些自动化设备,只要是宁波地区的自动化展会,必定参加,上海的展会也尽量参加。有一回,甚至不远几千里,赶到北京参加一个自动化展会。
在一次次的参观考察中,张正来对机器人的功能以及功能的实现途径有了一定的了解,华朔想要什么样的机器人,也基本有谱了。“当时,我们就想寻找国内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发机器人。”张正来说。
巧的是,去年3月,在参加北仑“机器换人”推进会时,张正来遇到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海天学院院长范进桢。当时,范院长还带来了他们刚开发出来的一款机器人。
张正来希望能够借助高校的“智脑”开发机器人,范院长则希望他们的机器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得更为紧密。双方一碰头,彼此兴趣都很浓。去年7月,双方合作的压铸缸体去毛刺机器人研发项目正式启动,宁职院负责工装设计、机器人手臂的研制,华朔负责试验测试。
去年12月3日,华朔公司与宁职院合作开发的首台去毛刺机器人开始工作。“这台机器人每15秒就可以完成一个产品的去毛刺工作,速度比人工操作快多了。”看着新上岗的机器人,张正来十分高兴。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