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制定工艺生产的选择以及合理方式都对模具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压铸模具没有安装规定的制定工艺进行操作,可能会影响到模具的正确使用,甚至造成工件生产的损坏等,下面提供的是有关制定正确压铸模具生产工艺。
⑴、确定最合理的生产率,规定每一次压射周期的循环时间。过低的生产率固然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过高的生产率往往以牺牲模具寿命和铸件合格率为代价,算总帐细帐经济益可能更差。
⑵、确定正确的压铸参数。在确保铸件符合客户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应使压射速度、压射压力、合金温度最低。这样,有利于降低机器、模具负荷,降低故障,提高寿命。根据压铸机特性、模具特性、铸件特性、压铸铝合金特性等腰三角形,确定快压射速度、压射压力、增压压力、慢压射行程、快压射行程、冲头跟出距离、推出行程、保压时间、推了复位时间、合金温度、模具温度等。
⑶、使用水基涂料,必须制订严格详细的喷涂工艺。涂料品牌,涂料与水的比例,模具每一个部位的喷涂量(或喷涂时间)和喷涂顺序,压缩空气压力,喷枪与成型表面的距离,喷涂方向与成型表面的角度等。
⑷、根据压铸模实际确定正确的模具冷却方案。正确的模具冷却方案对生产效率、铸件质量、模具寿命有极大的影响。方案应规定冷却水开户方法,压铸几个模次开始冷却,相隔几个模次分几次把冷却水阀门开到规定开度。点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应由压铸工艺工程师现场调定,配合喷涂达到模具热平衡。
⑸、规定对不同滑动动部位,如冲头、导柱、导套、抽芯机构、推杆、复位杆等部位的不同润滑频率。
⑹、制订每一个压铸件的压铸操作规程,并培训和监督压铸工按规程操作。
⑺、根据模具复杂程度和新旧程度,确定适当的模具预防性维修周期。适当的模具预防性维修周期应当是模具使用中将要出现故障而还没有出现故障的压铸模次。模具使用中已经出现故障,不能继续生产,被迫进行修理,不是被提倡的方法。
⑻、根据模具复杂程度、新旧程度和粘模危险程度,确定模块消除应力周期(一般5000—15000模次进行一次)和是否需要进行表面出理。如氮化处理,氮化层深度。0.33,最大0.55。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