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摩根指数,十月全球工厂订单指数上升至51.9,比九月份51.4增长0.5个百分点,全球制造业或迎来新复苏,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正在走出经济疲软,而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需求总体平稳,高技术与消费品等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
创新驱动全球制造业复苏
(一)全球制造业订单指数上升。
近期,全球比较脆弱一些国家已被卷入通缩风险的担心中,然而制造业复苏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周期,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恢复阶段,我们已经看到经济转向了相对更好。
日本制造业已经摆脱之前的疲软,近一年数据逐渐增强。英国制造业指数上升至16个月以来新高,印度、俄罗斯、越南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均有微幅扩张,波兰和捷克等中欧国经济增长。
(二)中国制造业指数达到最大单月上升。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或已触底,预期在接下来几个月继续改善,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讯制造业、食品与酒饮料制造业等连续处于扩张区间,一些传统企业去产能,大企业企稳,中小企业比较活跃。十月份中国工厂指数达到最大单月上升,信贷速度达到四年来最快,可能会推动工厂产出在下半年继续扩张。
货运总量跃升至41亿吨,九月份增长超过了三个月以来的增速。铁路货运、电力信贷均有所增长。然而,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多约12倍,并且增在加速,经济逐渐转向绿色能源、服务经济发展,大大降低了总值电耗。 (三)欧洲制造业指数上升。
欧洲十月制造业指数上升至52.3,欧元疲软,石油比较便宜,欧洲央行持续宽松。新出口订单正在以11.7%的速度增长,流动性逐渐增强,欧元区经济享受着周期性上升。
(四)美国新订单跃升。
美国工厂新订单跃升,美国产业企稳。自2014年7月以来按贸易加权计算的美元上涨16%,美联储表示维持低利率。美国的汽车需求仍然有较大空间,汽车销售增长,需求逐渐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水平。
综合以上,由摩根大通编制的全球采购经理指数表明,制造业活动上行趋势或逐渐强劲,美国、欧洲、中国等制造业活动继续推进。
需求增长或有助于制造业复苏。创新推动制造业复苏,全球制造业或已进入一个较长的深度调整期。
中国速度引人瞩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日前发布,明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同时描绘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发展是硬道理。未来5年将有什么样的“中国速度”?“十三五”规划涉及的众多内容中,经济增长目标引人瞩目。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专家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对国内外大势的准确审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十三五”时期战略定位的精准把握。同时,着眼于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必须统筹考量包括GDP在内的若干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背景就是“新常态”,既不是增长停滞、也不是低增长,而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表现为经济增长下行,但7%左右仍将属于世界的高增长水平。 “如果今年经济增速为7%,那么十二五年平均实际增速将达到7.8%,要实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需要达到6.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说,新常态下,我们不能再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增长,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短期大幅度滑坡,将很难实现转型。
尽管目前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抱有信心。
他说,当前增长势头企稳回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等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预示着中国“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将既有量的扩张,又有质的提升。
中国经济新动力何在?
设立母基金引导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对科创企业的投资,以服务券形式为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服务……上海普陀区日前发布28条政策意见,从平台建设、信贷促进等方面进一步打造创新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普陀区区长程向民说,着眼于“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与“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定位,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双创服务,特别是发挥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的集聚效应,为创新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普陀的实践是当前各地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挖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一个缩影。“要实现这种驱动力的切换,必须激发亿万群众创造和创新的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千方百计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动力,健全体制机制、坚决清除影响创新能力提高的制度障碍。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中心转向亚太,创新要素也在向东流动,这反映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研发中心放在中国。挑战尽管不少,但在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机遇可抓。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表示,当前我国养老消费、健康消费、旅游消费等热点加速形成、升级态势明显,尤其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方兴未艾,显示了对经济的强大拉动力。同时我国城镇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全会提出了“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消费+创新“有望成为可持续增长的源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说。
实现中高端还要迈过几道坎?
今年7月,我国出口马其顿的动车组在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这是我国动车组首次打入欧洲市场。中车株机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说,企业大踏步走出去,必须以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支撑。
同样地处湖南株洲的千金药业,力求通过主业从制药到养生的转变,投身“二次创业”。“企业不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看谁活得更久。”千金药业董事长江端预说,企业要可持续必须谋求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个是高端装备制造通过自主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一个是传统医药行业求新求变,通过打造养生产业转型发展。两家企业,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都在探索迈向中高端。
全会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十三五”要形成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要提高服务业比重,同时要重视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而在第二产业内部,迈向中高端意味着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世界产业变革,均给我国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窗口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未来我国制造业转型的战略思路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重点行业创新突破,逐步淘汰低端制造、积极发展中高端制造,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革“硬骨头”怎么啃? 一个共识业已形成——改革,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面向“十三五”,我国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唯有推进改革,才能化解结构性矛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改革推向“深水区”,要抓住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五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当前,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正全面推开。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其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六项任务是重点。 啃掉改革“硬骨头”,统一思想、推动落实是关键。“深化改革要坚决破除懒政庸政、等待观望、拖延应付、找借口、不作为、假改革等种种消极态度和投机思想。”王军说,要抓紧出台具有重大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扎实推进,落实督办,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提高改革方案穿透力。 区域发展新格局如何布? 最近,让蒙羊牧业总裁闫树春牵挂的是,8月份在兴安盟启动的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产业试验示范项目建设进展。通过生态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深加工等产业化发展,蒙羊牧业去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20亿元。 着力体现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如今成为不少中西部畜牧业资源丰富地区调结构、促发展的共识。 全会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今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政策相继出台。随着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四大板块”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支撑带”战略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了东部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正转化为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区域发展规划,应着力消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释放结构生产力”。王军说。 在胡鞍钢看来,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不同功能区之间要相互协调、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张占斌表示,“三大战略”要发挥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功能,成为打造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支撑。 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关键何在?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胡鞍钢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将进入“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全会为我国当前和”十三五“时期深化全方位开放,统筹开放型经济做了全面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张占斌说,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霍建国认为,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就要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