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面临深度调整与变革。”11月2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2015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表示。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今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自主零部件企业加快步伐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企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外资 零部件企业在加强本土化的同时,大力度推广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技术。此外,培育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更是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
新常态下,直面挑战、把握机遇,打造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成为零部件企业应对新常态的不二之选。
■零部件创新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汽车产业发展速度下降,零部件企业首先受到影响。作为动力源,零部件发展得不好,整车企业也会缺乏前进的动力。”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 卫表示,国家正在重点培育一些有基础、研发能力较强、企业战略明确、资金实力及产业集成能力强的企业。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零部件供应商。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琰也认为,零部件创新是推动汽车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汽车召回案例显示出,虽然召回不完全是由创新不足引起的,但却说明零部件产品在一致性、可靠性上存在问题。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更加重视产品创新研发及质量的提升。
叶盛基对记者说,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引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一定立足自主研发与技术革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形成中国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
■多技术、多产业与零部件融合发展
“参与零部件行业的技术种类越来越多,新进资本和企业与传统零部件融合发展,零部件与整车企业更加协同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智能、电子技术甚 至动力系统的变革,都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动力。”吴卫告诉记者,与以往相比,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互联网的快速应用,使未来汽车成为另一个移动空间。上汽集团战略研究中心总监戴娟认为,传统汽车行业的价值链是线性的,从前期研发到售后服务是由整车企业主导的;但未来移动空间的产品价值链上,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都要在一个平台上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这一系列的产业融合变革都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进步,更是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吴卫认为,除零部件产业发展深刻变化外,企业也要提 升产品集成能力,更加注重战略趋势研究,这样,汽车零部件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正在研究,到2030年汽车及零部 件产业如何提升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等课题。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都不能像原来那样粗放式增长,而是要靠创新驱动发展,但这对企业提出了挑战。”戴娟如此表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开国介绍了目前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他认为,一是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手段不完善,独创成果少; 二是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和价格低,缺乏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三是与世界先进制造企业相比,制造工艺水平有一定差距;四是产品单位能耗高,品牌认可度不 高;五是人才队伍不合理,高端人才和基础应用人才不足。
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技术又在快速发展。戴娟认为,未来汽车市场、汽车产业会在市场、技术、产业、格局方面有重大转变。她告诉记者,对上汽集团来说,不仅要实现国际化、集成化及专业化,更要成为汽车行业值得依赖的零部件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
众多自主零部件企业都在积极谋求转型。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秋贵提醒,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做大做强的意愿;二是发展战略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三是转型升级需从企业实际出发。
■重点培育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零部件
今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种种变化离不开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的发展。而培育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也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被写进《中国制造2025》。
对此,吴卫说:“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发改委设定了四个方向:一是整车控制系统,二是插电深度混合动力系统,三是新能源化结构和材料,四是先进动力电池。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也是汽车零部件的系统集成。”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零部件工业报告》,也将培育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报 告称,一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推动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电机耦合装置、增程式发动机、高压总成、整车控制器、轻 量化车身等关键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二是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着力推动车载光学系统、车载雷达系统、车载高精定位系统、车 载互联终端、集成控制系统的发展,提升中国品牌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