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在许多国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都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视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幕,其技术红利已经开启了,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演讲中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读者:
好莱坞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由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达,人类全部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胖子。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日渐普及,这样的电影场景真的会成为现实吗?
小编:
中科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表示,人工智能确实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了新动态或者趋势。具体表现在:人工智能热潮全球化,从东方到西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大国到小国,都掀起了热潮;产业竞争白热化;投资并购密集化;人工智能应用往各个领域渗透。
“人工智能”热潮全球化是否会取代人类?
近日,国务院也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人工智能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明确指出,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重点是智能感知与认知、虚实融合与自然交互、语义理解和智慧决策。
当前,人工智能行业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各国巨头也纷纷向人工智能发力。例如,阿里云宣布推出人工智能ET,谷歌收购英国Deepmind,Facebook成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IBM布局人工智能平台Waston,微软推出智能机器人等。
人工智能经过60年的科学探索与应用历程之后,在中国当前产业升级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凭借其服务人类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最强大发动机。
总之,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工资成本上涨、产业结构转型等问题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们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新技术的应用会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催生新的智慧生活、智能生活等观念方式的转变,创造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的到来,更多的是对人类社会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