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走进北仑区大矸镇青林村,只见厂房林立,机声隆隆,一幢幢乡村别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一片生机勃勃。青林村方园3.5平方公里,现有农户601户,在册人口1622人。企业130余家,1999年工业总产值1.6亿元,其中模具产值1.4亿元,村级可用资金1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00元,村拥有厂房、土地、股份等集体资产达1410万元。1990年以来,以平均每年50%的增幅快速递增,村级集体经济扶摇直上。青林村是如何迅速崛起的呢?
一、认清形势,狠抓转制
到90年代中期,从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5家村办企业,由于体制不顺,走滑坡路,集体资产流失相当严重,村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理顺体制,放手发展,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村二委会讨论决定进行转制,对其中1家比较好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村集体资产优先股的形式进行参股,每年定期按比例递增分红;对2家企业进行动产拍卖,以不动产租赁的形式改制;对2家规模较小的企业拍卖。由于转制及时,形式得当,不仅有效地抑制了集体资产的流失,而且使这几家企业起死回生,快速发展。特别宁波车灯电器有限公司,现有职工250多人,所开发的BMC反射体填补了国内空白,1998年被评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
二、筑巢引凤,营造环境
鉴于村里良好的工业基础,1997年青林村班子及时研讨建立村级工业小区的发展思路,向区土管部门申批了土地,建立了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村级工业小区。考虑到有些企业正处于成长期,资金短缺,为鼓励其发展,该村在保证土地成本价的前提下。对差价部分,可根据银行利率分期偿还。同时,青林村利用多年来的积累,投资建设标准厂房416间,对外出租。为解决用电,又投入集体资金85万元,进行变压器线路改造,使变压器容量达到1800KV,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工业小区建成后,企业纷至沓来,使青林村的厂房炙手可热。1999年,该工业小区的工业产值达到9100万元,村从中获利约80万元。
三、因地制宜,盘活闲产
如果说工业小区是青林村集体收入的半边天的话,那么另一半也不容忽视,这就是总额不少400万元的闲杂资产,尤其是80年代初建造的村级大会堂,90年代初投入100多万元购买改造的原塔峙中学校舍和一些杂基地等。这些地方不适合大企业的落户,却适合一些小型模具加工型企业的生存。起初,该村为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办企业,实行低价冷处理,村民在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标,使青林村模具企业有了量的扩展和质的提高。以前的闲产变成集体的财源,闲产成了俏产,并为青林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四、服务个私,壮大集体”
青林人意识到,没有个私企业的发展,就没有集体经济的壮大,也没有青林村的崛起。使服务企业再上新台阶,是青林村班子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他们大力鼓励企业增加技改投入,并积极向区级有关部门争取科技贴息,为6家模具企业解决了8万元的设备贷款。在购买设备时,协助企业采取联合购买的方式,既降低了设备的价格,又使设备在质量、配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至今共引进美国高技术加工中心8台,高精度机床58台,铝压铸机34台,注塑机32台,总投资达3000万元,使模具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增强了模具市场竞争能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举办的各种模具展览会,与国内外模具同行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动员7家模具企业加入国特网,开通企业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渠道,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目前,青林村已形成了集体壮大——服务跟上——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近,该村被市、区二级确定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展望未来,青林村人感到肩上的压力更重了,他们决心和全体村民一起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