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遭遇的TBT越来越多。TBT(“TechnicalBarrierstoTrade”),技术性贸易措施又称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地区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它国家商品进入该国市场的一道门槛,是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隐秘性等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愈演愈烈
据了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TBT已成为发达国家控制进口和进行贸易保护的新手段。TBT的特点就是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中国WTO/TBT广州通报咨询中心(下称“广州TBT中心”)洪亮说,“WTO各成员之间,不能随便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保护政策,因而关税及其他非关税措施在逐年减少,TBT反而在逐年增多,其通报数量逐年递增,已成为发达国家控制进口、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2003年,中国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全年发布的WTO/TBT通报总数是794条,2006年起开始逐渐攀升,2008年已达1337条,去年上升到了1721条,六年间翻了一番。
国家质检总局一项调查显示,在受TBT影响较大的省份中,广东排在山东江苏之前,位列第一。拿广州来说,去年就有21.3%的企业曾遭遇TBT的影响,高于全国15.22%的平均水平,远超过关税、配额、许可证、反倾销所造成的影响,成为仅次于汇率的第二大企业出口障碍。”
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TBT关口前移
TBT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五金企业受影响面随之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就逐年增加。那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建议,不能被动挨打而要主动应对。
地方政府引导企业应对TBT
首先,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让企业了解国外标准法规,做到知己知彼。通过提前预警,把壁垒应对推到最前沿,使企业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其对相关产业的壁垒作用消除在未然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其次,除了发挥通报预警的作用外,还应该积极参与通报评议。将评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把应对TBT关口前移,可帮助企业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和防御措施,有效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讲价”“砍价”、“通报评议”据理力争
根据《TBT协定》规定,在成员发出通报后,具有60天以内的评议期,其他成员可在此期间内对其通报提出评议意见并要求对方予以同情地考虑。
企业苦练内功练破解壁垒硬技术
五金企业应针对具体壁垒措施,强化内功,练就破解壁垒的硬技术。据统计,广州企业去年共花费5000万美元进行技术改造、购置检验检疫设备、申请并获得新的认证、改进包装和标签,狠抓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取得国际认证。为了突破国外TBT,五金企业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还应该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增加产品出口国外的认同度,减少和避免出现退货、召回等现象。 除此之外,更为远见的是,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到国际标准制定,把握行业发展的主导权。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