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却面临着一个类似于“囚徒困境”的陷阱。例如,如果A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推动本国人从B国进口商品的需求,那么A国的计划实际上刺激的是B国经济,因为解决的是B国的就业问题。
另外,经济刺激计划本身需要政府付出巨额的财政赤字作为成本。因此,各国政府会倾向于希望别国推出更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从而自己可以从他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分一杯羹来。这种寄希望于从别人碗里捞肉的行为,不妨称其为“机会主义”行为。在“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祟下,作为预防措施,各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上有两个选择:要么减少计划的刺激额度,要么加入防止被他国攫取好处的贸易保护条款。
然而,“一战”后各国“以邻为壑”造成的惨痛教训使得“抵制保护主义”的国际舆论贯穿这场危机的“行程”。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将这一条带有明显“保护主义”色彩的条款删除了,但是刺激额度却被削减。 美国参议院最新版本的经济刺激计划额度的减少,是由于其“机会主义”思想在作怪,但作为对明目张胆的“保护主义”条款的一种替代,通过额度减少的“机会主义”方式来牟取自己国家的“私利”,会将世界经济的复苏推向茫茫的等待中去。
“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已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但哪怕看不到“保护主义”,“机会主义”的存在同样也会拖住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的脚步。全球经济只有在各国政府足额的经济刺激政策的驱动下才能够重现活力,而“机会主义”会让各国隐性地将责任推与对方。 我们知道,“囚徒困境”之所以成为困境,是因为参与各国“非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如果各国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公正的协调,制定出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相符的经济刺激计划,那么“囚徒困境”最终会走向“共赢”。这里的关键点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下,各国要压制住源于“保护主义”的诱惑。
总之,“保护主义”和“机会主义”有如鸦片烟,抽上几口的结果仅仅是允许抽烟者在幻想中感到自己“强大”或者“占了便宜”。随着“烟瘾”的加深,等待抽烟者的是“瘦骨嶙峋”的体魄,然后是死亡。面对危机,我们只有行动。如果说等待其他国家带来“免费午餐”显得过于天真了,那么在一国针对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开始行动时,不要忘记这是一场关于国际合作共度危机的行动,而非“趁火打劫”争得你死我活的“阴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