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地处长三角南翼,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2007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第18位和第9位。而作为余姚市支柱产业之一的五金制品产业,则不断呈现出种类齐全、百花齐放的特点。
据了解,余姚市的五金制品品种达到上千种,其中厨卫产品、工量具、电动工具、不锈钢管带和不锈钢制品、水暖器材、电剃须刀、标准件及汽摩五金件、铝制品、五金模具等九大类制品都已颇具规模。尤其是厨卫产品、工量具、电动工具、水暖器材等四大类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有一定份额,而且美誉不断。根据当地一则统计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余姚五金制品产业中厨卫及水暖器材、电动工具、不锈钢管带及制品、五金件等4个产业集群的产值规模超5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达51家,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8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42家。
门类齐全产业链完善
有人说,遍地开花、产业链完整是余姚“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的特色。在2008年7月的基地复评工作中,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就给出过这样的评价:“2001年授牌以来,余姚市的五金制品行业产品门类更加齐全,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完善,产品品种繁多,形成了如帅康、长城精工、蓝达等众多在全国行业范围内都属领头羊的品牌企业,产品档次覆盖高、中、低三档,可以满足全国乃至全球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总起来说,余姚市五金制品产业整体平稳健康,呈现令人欣喜的良性发展态势。”
随着地方产业的不断完善提高,余姚五金制品的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五金产业不断沿着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零配件到整机、从低端到高端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多元化优势产业链和规模化群体结构。如工量具行业中长城精工、蓝达实业等龙头企业每年都要从韩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技改,同时还与国内各专业科研院校长期搞新产品研发,不断更新产品层次,从而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门门通而门门精”
也许有人会对余姚提出“门门通未必门门精”的疑问,但这句老话在余姚却失了灵。
余姚五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童慧英说,全市现有电动工具及配件企业300余家,关联企业7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主要产品有电钻、电刨、电锯、电锤、电磨、切割机、园林工具、木工工具等八大系列约800余个品种,产量超过2000万台,产品85%以上出口,销售约占全国同行的六分之一,配件产量约占全国配套件的50%左右,是全国电动工具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余姚电动工具及配件产值60亿元,有亿元以上行业龙头企业6家。
不仅仅是电动工具,其他产业亦是如此。如余姚厨卫行业现有生产企业1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主要产品有吸油烟机、燃气灶具、电热水器、消毒碗柜等。2007年产值23亿元,涌现了帅康、富达(玉立)、朗迪、樱奇等知名企业,工量具行业拥有生产企业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0家,2007年产值25亿元,钢卷尺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门门通而门门精”成为余姚在全国五金产业基地中的最大优势。据童慧英介绍,2001年获得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以来,余姚五金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2007年,余姚的五金制品相关企业超过500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37亿元,是2001年的5倍。近年来,当地还形成了不少行业龙头企业,为余姚的产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品牌个体连接块状经济
一朵朵浪花汇集成江河湖海。余姚的集群经济发展更是由一个个健康快速成长的企业组成,而这部分优秀企业更是在各自行业中闯出天地。
比如燃气具行业的龙头———帅康集团,其生产的吸油烟机、燃气灶具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07年产值达14.63亿元。帅康集团在厨卫产品领域已拥有156项国家专利,是中国厨卫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
又比如工具行业的老牌企业———宁波长城精工有限公司、宁波蓝达实业有限公司,不仅产值分别达到3亿元、4亿元,在创新、标准等工作上也有突出的成绩。
又如成立时间尚不足10年的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园林工具的出口企业。在近年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这个年轻的品牌不仅没有萎缩,反而逆势上扬,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势,2008年前11个月即实现销售2.39亿元,同比增长44.24%,且销售额大大超过往年。
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余姚的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由五年前的惟一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发展到目前拥有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浙江省名牌6个,省著名商标6个。帅康、长城均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第一品牌,“帅康”品牌2006年还荣获首届“亚洲品牌500强”。
五金产业成为余姚重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余姚五金产业能够做大做强更是离不开余姚市政府的指导和培育。据悉,在余姚五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给出了抓发展规划、抓空间布局、抓技术创新、抓品牌建设、抓行业规范的五大抓手。
据了解,从“十五”规划开始,余姚就把五金制品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把加快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打造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规划中对五金制品产业的发展作了重点规划和部署,提出了今后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五金制品产业总量达到500亿元。同时,余姚还着手开始制订五金产业各行业的专项发展规划。如已制订《余姚市电动工具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余姚市电动工具行业“十一五”企业自主创新规划》以及不锈钢行业、模具行业等专项规划。
与此同时,余姚市政府还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和“两区一带两翼”的产业布局总体框架,着力构筑省级开发区、乡镇(街道)特色工业功能区和块状经济专业区三级园区网络体系。在项目引进时注重产业布局,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对产业发展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安置到省级开发区,并在区域特色明显、产业相对集聚的乡镇(街道)和专业村设置特色产业工业功能区和块状经济专业区。到2007年底,80%以上的余姚五金制品产业项目和产出量都集中在各级园区和块状经济专业区。
此外,余姚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资金约占财政收入的4.5%,并相继制订实施了《商标品牌工程实施规划》、《名牌产品培育规划》和《专利工作规划》,加大对品牌、认证、专利工作的政策激励力度,切实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品牌经济。如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对新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新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和宁波市知名商标(名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和5万元,大大提高了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