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商来说,一方面是海外市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是主要汽车市场国家祭起贸易保护的大旗。仅是其一,就已足够对汽车出口造成重创,更何况两者同时施加于身。就如一叶扁舟,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正处在风雨飘摇的波涛中。
北泰创业便进入了临时清盘程序,风雨飘摇。北泰创业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零部件企业,虽然注册在开曼群岛但大部分业务在中国大陆开展。北泰成了金融危机以来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第一家倒闭的零部件企业。虽然,北泰的关张有其他原因,但金融危机使零部件出口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普遍悲观,可能是最大影响因素。全球汽车业的凋敝和外汇合约的巨亏令北泰不堪重负。日前,德勤作为北泰的临时清盘人已经接手其安徽和北京的工厂,为公司寻找潜在的买家。市场传闻已有“白武士”向北泰暗送秋波。
笔者在2月的各大媒体上也都看到了关于北泰轰然倒下的新闻报道,从“北泰创业:外汇合约巨亏,汽配龙头走上不归路”到“北泰创业风雨飘摇”等等,对于北泰的临时清盘业界并不看好,各种猜测随之而来。
2009年1月16日,北泰公告了一份《股价敏感资料之公布》。自2008年7、8月开始,公司与数家银行签订了5份远期外
事件回放:
汇合约。远期合约基本为一年期限并于2009年7月或8月到期,分别参照澳元兑日元及新西兰元兑日元之间若干预先设定的汇率计算盈利或亏损,并以日元每两星期交收一次。上述合约有止盈点,但无止损点。去年12月上旬开始,外汇市场的变化可能导致合约出现账面浮亏。就在这个敏感时期,公司原合作伙伴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又向法院提出索偿申请,要求北泰退还共3.266亿元预付款、相关费用和利息。
根据相关媒体公布的信息,上海工业投资集团与北泰的合作始于2000年,负责为北泰代理出口相关产品。同时,承诺提供北泰生产所需的预付款,而北泰与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协议,从2008年7月到2009年12月之间按月支付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所提供的预付款、相关费用和利息。
正是考虑远期外汇合约可能导致亏损,加之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在上海的诉讼索赔,1月19日,北泰创业(2339.HK)申请停牌。公司同时表示正与各银行商讨,寻求通过暂缓或重整远期合约交易,以减低亏损。
停盘20多天之后,北泰创业大股东于2月6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主动提出临时清盘呈请。同日,北泰全资子公司——北泰汽车工业控股公司也提请临时清盘。与此同时,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获委任为北泰及其子公司的联合和个别临时清盘人。
媒体曝光:
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后,有关北泰的负面新闻接踵而至。尤其是在未能与香港方面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内地很多媒体更多是“断章取义”地进行了猜测和假设——“清盘之举,暴露出了北泰的回天乏术,周天宝一直期待在汽车产业链条上进行扩展的事业更是风雨飘摇……”
面对不利言论,北泰高层人士坚决表示,这绝对是超出事实的不负责任报道,但他同时透露,集团之所以一直回避媒体采访并未能及时作出申明,是因为按照规定,德勤在充当临时清盘人之后,将成为整个事件的新闻发言机构,其他部门和人员都没有权力对此进行解释。
不过他能够肯定的是,就这一事件本身,从上市公司发出的公告来看,媒体报道失实在于三点:一、北泰只是进行了临时清盘程序,而且是主动向法院提出了呈请,而不是初期媒体所说的被迫“清盘”;二、虽然外汇合约有可能出现亏损,但北泰肯定会本着股东、金融机构和公司的利益采取应对策略,主动进行临时清盘是为了保护公司资产,绝对不会因为临时清盘而走向破产的地步;三、北泰只是周天宝所拥有的企业之一,对其汽车产业链条的整体战略部署,并不会因为北泰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而有所动摇,所谓“周天宝的汽车王国风雨飘摇”,纯是媒体猜测之言。
按照香港相关律师的解释,香港清盘的确分为强制清盘和自动清盘两种,强制清盘由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因公司资不抵债要求法院强制颁令公司清盘;而自动清盘由公司自行进行清盘,公司资产大于负债,公司通过自动清盘把公司资产分派回股东。
但北泰此次的申请资产保护行为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公司只是因为金融工具账面浮亏和贷款还款期与相关银行未达成共识,并对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投诉讼有异议,才向法院申请委任德勤审核资产负债,以保护公司资产,确保公司正常运营。
走出去带回来北泰创新汽配企业发展模式
先做出口市场,再转国内市场的模式有待质疑
从事汽车底盘系统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北泰,虽有业内人士批评其因为过度依赖海外业务而未能及时开拓国内市场,不可避免会遭遇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际汽车制造商对配件需求的暂时减少,并不代表会停止车型生产,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会促使它们选择成本较低而质量有所保证的配件供应商,谁说这又不会是北泰的又一机遇呢?
事实上,早期率先进入国际汽配市场之后,北泰在与国际大客户长期海外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在海外建立了成熟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其制造水平和管理模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创立了多项专利,掌握了多项汽车底盘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包括底盘CAE工程技术(中国几大整车集团底盘平台同步开发和优化)、获Delphi的专利摩擦材料工艺配方(为通用等配套)、先进的减振器技术(为国内外车厂同步开发新车型)、高精密模具制造技术(为主要车型汽车关键冲压件)。
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渐成熟,北泰已将战略眼光放回国内,毕竟,中国市场的成本优势以及本土零部件产业的成长,决定了中国将成为全球重要的零部件采购基地。现在,北泰已向本土主流企业提供OEM配套,而公司预计中国市场营业额将快速提升至50%以上。按照规划,北泰未来数年将重点发展中国的OEM业务,在中高端汽车市场提供高技术品质的零部件及部件总成产品。
不可否认,北泰目前在本土的扩展远跟不上此次金融危机来得如此迅速,国内现有的市场份额还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全盘发展,但这只是暂时的,更何况,全球汽车产业都已步入了调整期,眼下的当务之急则是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对路的战略调整。而不容忽视的是,北泰在海外所学到的先进技术将会成为其植根本土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国际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时,无论是国际合作经验还是自身的产品实力,北泰相比同行都有着较大的优势,成为“世界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及系统集成商”,依然将会是北泰在零部件领域的长远目标。
借并购合作创资本运作新模式
而有最新消息传出,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牵头下,北泰集团正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共同投资发展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希望通过国际范围的并购重组以及自身研发水平的提高,为填补中国汽车工业空心化做出最积极的探索与努力。据悉,北泰集团在国际市场的丰富经验、别具特点的领先研发平台以及广泛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正是促成该项战略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汽车工业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发展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将是国家的目标。作为其配套产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就成为产业链条上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甚至有业内人士提出了“零部件强则汽车强”的观点,而由于汽车产业的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汽车企业盈利水平降低趋势比较明显。整车的利润点将逐步向汽车后市场转移,这些都说明了汽车配件市场将是将来汽车企业进行整车盈利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通过资产注入、并购、整体上市等资本运做方式不仅符合国家政策方针,而且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本市场的这个平台,使汽车类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的优质资产,完善产业链,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