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广交会第二期展会闭幕,参展商将在这天出售样品,如果他们愿意这样做的话。
因此今天打算以消费者的身份找一个有意思的产品。
最早有参展商开始出售样品的是玩具展厅,最晚开始且只有少数参展商出售样品的展厅之一是日用陶瓷,这说明是不是出售样品并不取决于装运难度,毕竟毛绒玩具再大,收拾起来也会变得紧凑,而且经得起旅途颠簸。
大会组织者提供的本届广交会光盘显示,玩具展厅在C区,共有593个参展商。上午十一点不到,会场里已经出现许多抱着各种玩具的人,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多半是女士,但先生也有不少。事实上,站在4月28日上午的广交会会场,第一印象就是以为自己来到一个玩具世界,还有,从没在一个场合一次过看见那么多大男人抱着憨态可掬的毛绒动物,而且泰然自若,脚步如飞,赶去下一个展厅继续“扫货”。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拿的多半是机动玩具和毛绒玩具,它们看上去除了设计洋气一点,比如芭比娃娃式的洋娃娃或者打出外军旗号的遥控飞机模型,就不容易找到出奇之处,你会觉得自己一定在其他地方见过,至少是一定见过差不多的产品。
事实上,找一个有意思的产品并不容易,以至于从上午到下午三点半,在三大展区转了至少两圈,走过许多出售样品的展位,最深刻的感受这些产品可能多半属affordableluxury,“买得起的奢侈品”。
想起正好在一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起因是美国商务部发布报告,涉及国内消费状况,有美国专家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指出,更值得关注的不是生活必需品或耐用消费品,而是“买得起的奢侈品”,比如音像制品、体育用品、服饰,甚至下馆子也在此列,这些商品具有较大的需求弹性,因此,当大家手头变得不那么宽裕,就会首先想到要将它们从购物清单剔除,反过来,观察这些商品的销售状况,有助于我们把握经济的脉搏。
当时美国专家没有提到陶瓷、玩具、园艺产品、家居用品这样一些要在广交会第二期展出的类别,不过,从今天的展会走过,就会意识到,这些产品很难算是生活必需品,它们更接近“买得起的消费品”。
但是,既然需求弹性较大,可以预见,如果没有足够新鲜的创意,恐怕只能继续打价格牌,否则很难打动挑剔的消费者,让他们眼前一亮,自愿掏腰包。加上经济不景气,消费者只能变得越来越挑剔。
就像今天这样,通过打折出售样品来换取销售盛况。
偏偏会场上的许多产品,一看就是为外国人准备的,又以西方国家为主,只有陶瓷类别仍然坚持以中国风格为主——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出口专场”,帮国内厂家寻找外国客户——但是,一旦外国消费者把它们列入“买得起的奢侈品”,需求减少,这些产品怎么办,卖到哪里去?
与此同时,跟第一期相比,第二期的一个变化是不少展位挂着“STOCK”字样,说是库存的意思,他们有现货,不是只做了少量样品,等找到客户再大批生产。
将这些细节结合起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是广交会自己做的报道也会提到,在4月25日首次组织的旨在帮助出口厂商转战内需市场的“出口转内销”专场,就有东莞玩具商说,他们的玩具没法卖到国内,内需帮不了他们。
最后我买了什么?先在西北一家公司买了两个密封盒,跟外国产品相比,价格只是后者四分之一,又在上海一家公司买了一台折叠钢琴,从没见过这种东西,因此眼前一亮;而且,他们说这最适合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毕竟那么小的小朋友也用不了大钢琴,我不仅赞成,还想到了朋友的孩子。至于盒子上说的可以带去旅行的优点,却没那么吸引人。
是的,这都不是生活必需品,缺了就没法过日子,而是锦上添花的类型。只不过,一是价格优势明显,都是低价出售,二是阴差阳错之间,销售人员一番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为一个有大钢琴而没有小朋友的人创造了一个需求,让我自愿掏腰包。
其他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