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第一次进入广交会,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证实了一个传言:跟内销产品相比,我们的出口产品确实是质量更高,但价格却更优惠,我们的策略就是“出口优于内销”。
从本报的《“内销版”广交会》可以看到更多来自国内买卖双方的证言。比如,买家说,“这些不锈钢制品质量真的太好了!和之前我们采购的内销品完全不是一个水准,价格也便宜很多。”
比如,卖家说,“单就价钱来说,内销的利润远远高于出口。”
是的,卖家确实还说,他们更愿意做国外市场,除了因为国外的单子一般下得比较大,只要几单就能解 决一年的开工量,更因为国内市场没有国外市场那么规范,产品发出去以后能不能如期收回货款往往成了一个问题,需要耗费心力才能解决,因此,“同样一个笔记 本,如果出口价是一元,转做内销可能要卖到两元,但这往往是画饼,能否兑现难说。”
但这恐怕不能消除国内消费者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让我们形成这样一种策略,把质量更高但价格却更优惠的产品卖给别人,自己来承受质量较低但价格却更高昂的产品,这里有着怎样的考虑?
并且,这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相反,很有可能,从1957年创办广交会之初就是这样,但在那时候 恐怕还没有“国内市场没有国外市场那么规范”的问题(或者说借口),毕竟当年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出口产品一般到不了国内市场,即使有一部分进来了,比如 通过友谊商店这样一些特殊渠道卖给能够拿到指标的少数国内消费者,估计不会发生收不到货款的问题。
有人说,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国外市场更规范,要求更高,我们说了不算,我们的产品必须符合人家的要求,否则没法进入人家的市场,但国内市场就不一样,我们说了就算。
之前还不相信,确切地说是不愿意相信,但现在,经过跟广交会的接触,铁证摆在面前,买卖双方一点也没打算隐瞒,自己不愿意相信也不行。
接下来,问题就会变成,从1957年以来,五十多年过去,国内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除了变得不如国外市场规范,其实没有其他变化,以至于出口厂商即使知道国内市场利润更高也不太愿意进入,导致国内市场不得不继续被轻视,委屈了自己人?
那么,国内市场不够规范与出口优于内销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什么关系?
我们是不是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差距越来越大,从市场规范到产品质量和价格都一样?
这个联想是有道理的。比如之前一连串的“质量门”,结果之一就是身边的新妈妈们进一步坚定了给 自己的孩子用进口产品的信念,甚至开始指名要产地在某些国家的产品,比如“日本制造”的奶粉,而不要日本公司在外国生产的奶粉,说这是因为日本一向都把最 好的产品留给国内市场,把国外市场放在次要位置。
换句话说,“出口优于内销”不是国际惯例,不是没有选择的选择,邻邦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在重建之初就确定了跟我们相反的策略。
回到我们的“出口优于内销”的策略,这后面也许还有一个背景:当初我们确实没想到,可能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国内市场也会成为全世界寄托经济复苏希望之一大所在,不仅国内厂商,还有国外厂商,都要设法把产品卖进来。
但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广交会作为我们的“外贸晴雨表”,也要在创办半个世纪以后首开内销专场。
就好像自己一直交往的对象突然消失了,百般无奈,不得不回头考虑一直被自己丢在一边的人选。
会有一点不甘心吧,只不过这种情绪大概不止厂商独有,消费者也一样。
什么时候国内市场才能得到与其重要意义匹配的重视,而不是继续被轻视,把自己人当作有钱的傻子,无论给什么货色都会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