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分析模具行业的回暖迹象明显
来源: 阅读次数:723 时间:2009-06-10 |
去年模具销售额950亿元、增速9%,虽然是20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远低于其他年份20%左右增速,但这是在去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对模具业销售带来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取得的,显属不易。
其次,去年模具进口20.04亿美元,与前两年进口额基本持平。但去年模具出口达到19.2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6%,且这些年模具出口一直以30-40%以上速度在增长,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发生,去年出口或已超过进口。
第三,虽然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模具业积极突围,机械、家电、汽车及IT电子信息产业等模具用户需求进一步拉动,国际采购商到中国采购的比例逐年增大,2009年中国模具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这些数据表明近两年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制造技术水平又有新的提高,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国际市场在进一步扩大。
如果看不到金融危机对模具业的影响有明显滞后,或者不愿正视我国是模具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很多中高档模具还依赖进口,就不能认清形势,坚定起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延安表示,经过半年多摸索和努力,模具业已基本形成了应对危机的共识:不轻易悲观也不盲目乐观,立足眼前着眼长远,树立信心应对挑战。
目前,我国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如家电下乡、促进汽车销售,已为模具业带来了积极影响。国务院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都把提升模具及其制造装备的技术水平作为其重点内容,在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基础装备功能部件(关键部件)项目中有关的模具项目专项,也体现了模具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很多模具企业已看到国际模具市场危机之下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例如,国外汽车企业大洗牌,要开发新车型,模具只能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去寻找。我国模具业基础好,应该利用在国际模具采购中具有的性价比优势,有步骤、有侧重地开发模具市场,在新兴地区如俄罗斯、巴西、土耳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同样可以扩大服务客户的新领域,如何在汽车、航空、医疗器材、新能源方面有所建树,如何抓住总投资达2200亿的京沪高铁项目、超过300亿投资规模的大飞机项目以及投资额达300亿的上海世博会建设项目的商机,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都变成模具行业实实在在的订单,还需要细分市场,锁定目标客户,多元化经营,以模具制造为核心,延伸产品链,积极为模具下游产业提供装备、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差异化。
金融危机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聪明的企业是迅速行动起来而不是坐等转机出现,抓紧时间努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调整产业结构,尽快补上高速发展期欠下的管理债,在技术进步、人员培训、新品研发、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也因此,已有一些企业很快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有些甚至一年来还增加了出口。
有专家建议模具企业应该在研发、技术方面首先要优化制造工艺、精益制造、提高效率,增加竞争力;其次,要注意下游产业的需求、跟踪研究下游行业的技术进步,抓住重大产业项目典型零件研发,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体现水平;第三,模具中有不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体现了我国模具工业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要积极开展模具专利技术申请、核心模具技术研究储备,为下一轮模具发展作好前期准备。
在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方面,则要做到管理专业化水平升级、设备利用率、设备有效工时率提高;充分利用信息化,减少人在制造流程中间环节的影响,提高模具加工过程的透明度、达到可预测性、可计划性;重视网络服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让客户适时了解模具制造进程,提高与客户交流效率,缩短交货期;着重企业战略研究,在资本流动、产业基地转移、国际合作等发展方面深入思考,在这次经济调整中实现企业的全面升级。
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要积极进行人才素质提高的投入,对核心人才要留得住。技能人才向专家型的有特殊专才方向转变、管理人才从专家型向经营型的人才方向过渡。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
业内专家认为,依然红火的模具展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危机影响虽然没有过去,也不会持续很久,回暖迹象明显,前途已见光明,最困难的应该是今年,明年可能有所恢复。为了迎接下一个快速发展期的到来,为了振兴中国的制造业,模具业正在团结一心奋力向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