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业生产效益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分析
1.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工业经济企稳复苏的核心要素。货币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最容易波动的经济变量。其收缩与扩张往往领先于投资、消费等需求因素,更领先于资源、劳动力、技术等供给因素,波动幅度也更剧烈。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由于金融系统收缩、货币流动性骤然减少,导致资产价格暴跌,消费和实业投资迅速下降,全球贸易骤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短期内货币数量突然增加,多余的货币就会流向实业投资、消费领域、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同时刺激消费和投资。其对工业增长的主要影响有:
为工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8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银行贷款余额9576.3亿元,同比增长13.7%。考虑到原材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大幅度回落等因素,目前贷款规模总体上能支撑工业经济积极运行。
稳定了产品价格,改变了生产经营预期。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虽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已连续6个月环比回升,工业品价格出现止跌上升趋势,改变了生产经营预期,有利于促使企业回补或增加库存,推进工业内部循环。
资本市场的活跃对工业生产经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相关指标分析,浙江实体经济介入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程度可能相对较深。在前期,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相对低迷,对浙江实体经济有所拖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逐渐活跃,对浙江工业生产经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库存回补和出口转暖的对接减少了生产增速回升过程中的波动。工业经济波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库存调整的剧烈程度大大超过整体经济的波动幅度,库存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从这一轮工业经济波动状况看,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从去年8月开始收缩,从去年11月开始净减少,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2月分别减少4.6、111.9和187.4亿元。历史上看,库存销售比见顶的时点往往也是工业生产恢复的时点。3月份开始对库存超调行为进行纠偏,3月、4月和5月库存分别增加26.3、28.0和35.5亿元。产成品库存回补基本以每月回升1个百分点左右的幅度推动工业生产增长。如果再考虑原材料库存增加的状况,对工业生产增长的影响会更大。6月份开始,库存回补的动力减弱。意外的是,6月份开始,出口逐步转暖,接过库存回补的接力棒,成为推动工业生产增长新的重要因素。
3.生产经营成本压力总体减轻。1-8月,原材料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9.1%和6.3%,两者之差为2.8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较大幅度下降减轻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前八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而主营业务税金、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同比分别增加0.5、0.3、0.5和0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所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在此影响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达5.1%,比去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
四、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分析
1.工业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一是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虽然工业利润有所增长,但主要集中在石油、电力等行业,多数行业,特别是部分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行业,成本压力依然很大。1-8月,亏损企业接近1.2万家,亏损面仍超过20%。二是工业用工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工业用工人数虽逐月增加,但同比仍有较大幅度减少。1-8月,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同比减少4.1%。就业是最终需求得以稳定的基础。如果劳工市场不改善,扩大需求就缺乏物质保证,市场信心和企业效益也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支持。三是工业经济体系内的新秩序尚未建立。当前工业复苏具有外力推动的特征,财政刺激政策和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造成经济体系内新的失衡。这种失衡将可能影响工业健康运行。如:家具、文教用品、橡胶、石油、电力等行业出现了生产微增长甚至负增长,但利润大幅增长的反常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大规模刺激计划,虽然短期内止住了经济继续下行的趋势,但也延长了产能调整的过程。
2.扩张性政策退出预期将逐步增强。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在实体经济稳定复苏之后,必然会面对扩张性政策的退出问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在去年一年中累计向市场注入了数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当全球经济复苏来临时,伴随而至的极有可能是通货膨胀。虽然我国已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扩张性政策的退出问题作为20国集团会议的议题以及澳大利亚近期的加息,有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机制已经成为现实。企业对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预期将逐步增强。这在相当程度上将成为影响工业运行状态的重要因素。
3.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难以恢复高速增长。当前,出口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复苏态势基本确立,但环比回升力度较为有限。从三季度出口状况看,大型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状况有所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出口将继续回暖。目前,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增加,一方面,下半年本身就是服装、家电、机械类等传统行业的销售旺季,另一方面,圣诞节等节日释放了一定的消费需求。从长期来看,出口复苏的根本动力来自发达国家经济走出低谷并逐步企稳。随着国外经济“去杠杆化”的推进,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难以恢复高速增长。
目前,工业经济运行仍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出口、生产和效益等相关指标环比将继续扩大。由于去年四季度我省工业生产、效益增速急剧下滑,基数较低。据此预计,09年后几个月工业出口、生产和效益增速预计将在9月的基础上继续提高。
---- 文章出处:中国压铸模具网 www.mould.org.cn 欢迎转载
|